header image

筹建ACGwiki

长期观察发现国内没有比较专业、全面的动漫wiki,因此决定自己建一个,但是实际上马之后才发现问题重重,于是希望能和志同道合者一起努力。

域名:目前申请了两个acgwiki.org和acgwiki.info,都很不错。

acgwiki logo

维基系统:MediaWiki,因为比较强大,但是实际上手之后发现不是一般地强大,要定制的东西太多,而我完全懵了。

网站空间: 目前没有独立的空间,暂时是挂在tanglha.com下的。

希望能有如下人员来合作:

  1. 熟悉MediaWiki的,包括模板的定制、简繁转换的定制、MediaWiki本身的定制等等。
  2. 美工,就是制作外观界面的。虽然MediaWiki自带的界面很简洁,但总体风格和动漫的定位不太一致,所以希望能有熟悉做图制图的人来参与。
  3. 熟悉PHP和HTML、CSS的。美工作出图来并不能马上直接就成网站了,还要靠技术人员工作才行,所以这方面的人员也不能少。

总之,有意向的尽管来吧,但是先说好了,这可是一点工资都没有的,而且未来也不打算盈利,所以各位想好了!

在IPv4 IPv6双栈环境下配置无线路由器

原作者:zlmouse

随着CERNET2的飞速建设,现在许多大学的校园网已经开始部署IPv6协议了。IPv6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,它不但使我们能够拥有全球唯一的IP地址,而且给我们提供了第二条网络出口。尤其在进行P2P的时候,如果能够连接上IPv6的用户,速度往往可以彪到1M/s~2M/s。同时IPv6上的很多资源也是很实用的,例如IPTV、免费代理服务器等等。但是IPv6也带来一些问题,比如说路由器的设置。
相信很多大学的宿舍里网络接口的数目都是少于宿舍电脑数目的,另外对于一些大学,校园网出口是通过IPv4地址进行认证的,如果想要宿舍里所有人共享一个网关帐户,就需要用到路由器的NAT功能。可问题是NAT技术目前不支持IPv6,也就意味着路由器后面的电脑无法获得IPv6地址,也无法享受IPv6资源。这篇文章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配置无线路由器,使得路由器后的电脑能同时使用IPv4与IPv6网络。另外本文所讨论的情况仅限于IPv4 IPv6双栈的情况,通过ISATAP Tunnel连接的情况请参考http://www.dd-wrt.com/wiki/index.php/IPv6

想要配置如此高级的功能,简陋的官方固件显然是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,于是我们需要第三方固件的帮助。第三方固件主要有DD-WRTTomato以及OpenWRT。本文使用的是DD-WRT,但是其实只要是支持IPv6的基于Linux的固件理论上都可以实现。不过并不是所有无线路由器都支持第三方固件的,想要确定你的路由器能不能支持第三方固件,请访问http://www.dd-wrt.com/site/support/router-database;另外你的路由器必须有4MB以上的Flash空间才能使用支持IPv6的固件版本。我的路由器是Asus WL-500G Deluxe,4M Flash,32M RAM,使用的固件为DD-WRT v24-sp2 (08/23/09) std-nokaid-usb。刷机教程请参考http://www.dd-wrt.com/wiki/index.php/安装注意,刷机操作有让路由器变砖的危险,并且会使你的路由器丧失保修,请谨慎行事。

首先我们需要在电脑上安装IPv6协议,Windows用户请在开始->运行里输入ipv6 install,Linux用户请在终端中输入insmod IPv6。然后我们要把电脑直接接在校园网接口上,让它自动获得IP地址,Windows用户在命令行提示符窗口中输入ipconfig,Linux用户在终端输入ip -6 addr showip -6 route show。以Windows用户为例,我们会得到类似以下一些信息

Ethernet adapter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:

 Connection-specific DNS Suffix  . :
 IP Address. . . . . . . . . . . . : 10.2.90.146
 Subnet Mask . . . . . . . . . . . : 255.255.255.0
 IP Address. . . . . . . . . . . . : 2001:250:209:5d11:21d:92ff:fec1:8109
 IP Address. . . . . . . . . . . . : fe80::21d:92ff:fec1:8109%4
 Default Gateway . . . . . . . . . : 10.2.90.1  fe80::213:d4ff:fee8:50b8%4

这里面有用的信息是IP Address2001开头的地址,和Default Gatewayfe80开头的地址,把它们记录下来备用。
然后登录到路由器Web页面,选择管理,找到IPv6支持选项,选择启用,并在出现的Radvd选项上选择启用。在Radvd配置文本框中输入:

interface br0 {
AdvSendAdvert on;
prefix 2001:XXXX:XXXX:XXXX::/64 {
AdvOnLink on;
AdvAutonomous on;

其中prefix后面的X替换为之前获得的IPv6地址的对应内容,点击页面最下方的应用进行保存。

然后进入命令页面,在指令解释器里输入:

insmod ipv6
sleep 5
radvd -C /tmp/radvd.conf
ip -6 route add ::/0 via fe80::XXXX:XXXX:XXXX:XXXX dev vlan1 metric 256
ip -6 route add 2001:XXXX:XXXX:XXXX:XXXX:XXXX:XXXX:XXXX/128 dev br0 metric 128
ip -6 neigh add proxy 2001:XXXX:XXXX:XXXX:XXXX:XXXX:XXXX:XXXX dev vlan1

将第4行fe80后面的X替换为之前得到的Default Gateway地址,将第5、6行2001后面的X替换为之前的IP Address
点击保存为启动指令

到这里配置就完成了,拔下路由器电源,把WAN口连接到校园网,LAN口连接到电脑上,插上电源。等电脑显示网络已连接以后,在终端中输入ping6 ipv6.google.com,如果得到类似下面的结果,说明配置成功了。

C:\>ping6 ipv6.google.com
Pinging ipv6.l.google.com [2001:4860:c004::68]
from 2001:250:209:5d11:21d:92ff:fec1:8109 with 32 bytes of data:
Reply from 2001:4860:c004::68: bytes=32 time=62ms
Reply from 2001:4860:c004::68: bytes=32 time=66ms
Reply from 2001:4860:c004::68: bytes=32 time=64ms
Reply from 2001:4860:c004::68: bytes=32 time=63ms

Ping statistics for 2001:4860:c004::68:
Packets: Sent = 4, Received = 4, Lost = 0 (0% loss),
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-seconds:
Minimum = 62ms, Maximum = 66ms, Average = 63ms

-End-

夜观星象

《浪漫追星社》(宙のまにまに)这部夹杂着爱情、友情、亲情(有吗?)的动画终于圆满地结束了(吗?)。其中纷繁复杂脚踏n只船组建小型后宫的事情就不讨论了,看清楚本文的分类是“技术宅”,所以当然要讨论技术问题。

2009年是联合国宣布的国际天文年(International Year of Astronomy 2009,简称IYA2009),主题为“宇宙等你去探索(The Universe, Yours to Discover.)”。IYA2009是为了纪念1609年伽利略首次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400周年的。感兴趣的可以上http://www.astronomy2009.org/(英文)或者http://www.astronomy2009.org.cn/(中文)去了解相关信息,当然日文站也可以去看看http://www.astronomy2009.jp/

《浪漫追星社》作为日本IYA2009的企划之一,当然要吸引大家对于天文学的兴趣,不知各位有没有想要看看星星了呢?当然,天文不只是晚上的事,今年的大日食也掀起了一股天文热,但是看星星才是主业,日食可不是天天有的。

天文望远镜是一个重要的工具,但是望远镜的局限太大,要干扰光源少、要空气清洁、要视野开阔。所以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就打消这个念头吧。不过有条件的话买一个偶尔到乡下去观星倒也不错。IYA2009为了推动天文的普及,推出了廉价望远镜The Galileoscope™,仅仅20美元。这套望远镜为50mm口径、焦距500mm,包括一个25x目镜、一个2x增倍镜,塑料镜身,没有三脚架,而且买回来得自己组装。我推荐还是去买国产的低端望远镜,500元左右可以买到80mm口径、700mm焦距带三脚架的(一般的话这个口径足够了)。当然,有米的人完全可以去买那些上千甚至上万的带自动寻星的。不过只是业余爱好一般观测的话就没必要花这么大投入了(主要还是看口径和焦距),我想大部分人都没那么多钱或者没那么多时间。至于什么目镜物镜、反射折射这些由于不是我要讲的重点,关于怎样选购大家可以看看这篇文章http://www.skylook.org/info/info/info_345.html

于是,我们穷人只好用肉眼看看了。不过穷人也不能数数星星就完了,我们也得看看高级点的东西。Google和微软都推出了天文软件,让大家可以宅在家里看星星,而且还是各大天文望远镜拍摄的精美图像。这两款软件就是Google EarthMicrosoft WorldWide Telescope

image image

Google Earth就不多说了,想必大家都有过接触。只要在工具栏上点击image 并在下拉菜单中选择“星空”(或者“视图”菜单–>探索–>星空),推荐在“视图”菜单中勾选“网格”这样就可以看到天空坐标了。Google Earth的中文化很好,星座和星星都是中国的名称,而不是英文名或者代号。如《浪漫追星社》中多次提到的夏季大三角:河鼓二(天鹰座α,Altair,即牛郎星)、织女星(天琴座α,Vega)、天津四(天鹅座α,Deneb)。而且还有很多介绍的文字左边“图层”下的那些内容,所以用来认识星星Google Earth是很不错的。

而微软的WorldWide Telescope(以下简称WWT)就显得专业许多。下面我就来就来具体讲讲WWT吧。

首先,得把界面弄成中文的,对自己英语有信心的人可以忽略这一步。注意界面虽然是中文的但是里面的内容仍然是英文的,所以WWT其实更适合用来做观测(省下买星图的钱),认识星星还是找Google Earth吧!鼠标指向上方的“Setting”时,下面会出现一个小三角,点击并在菜单中选择“Select Your Language”,然后选择“Simplified Chinese”,OK后会问是否重启,“是”就行了。

界面上面是“上下文面板”,下面是“标签”,中间就是主画面。默认启动的画面是太阳系3D图,鼠标拖动是以太阳为中心移动,点击下面的标签中的不同行星或卫星可以切换观察(鼠标拖动也变为相应星体为中心。

要看天空,在下面的标签中的“指向”,选择“Sky”就可以了。星空和Google Earth中的差不多,但是不显示星座和星体名称。蓝色的粗线是黄道(太阳运行轨迹的投影,即地球轨道面),星座由红线连接,画面中间的十字指向星座时会在星座周围显示黄线,围起来的就是星座的区域了。如发生在狮子座区域内的流星雨就称为“狮子座流星雨”。

当然,和Google Earth类似就没什么意思了,下面来进行一些设置,让WWT显示它的强大之处。

点击上面的“显示”,点“观测位置”下的“设置”,然后可以在左边的列表中选择预置城市(按国家、城市名称排序),或者可以直接在右边输入经纬海拔数据(借助GPS或者Google Earth吧)确定之后就可以了。接下来,在“观测位置”中勾选“从这个位置观看”,WWT就会把你设置的地点地平线以下的星空遮住,并显示方向,这样就可以看到实际的星象,然后就出去找星星吧!

如果不想看到当时的星象(比如大白天的没人会去看星星吧),可以在“显示”下的“观测时间”设置。默认是当前时间、速度是实时。可以选择其他时间,速度可以加速、减速、暂停。点击“现在”恢复当前时间。

还没完,在图像上点右键会出现“寻星镜”,会显示指示区域内的星体的分类、名称、经纬(天空坐标)、星等、距离等固有参数,以及前面设置了观测位置才能正确显示的高度、方位角、出没时间、中天(最大高度)时间。还可以点击“研究”查看在SIMBAD、维基百科(英文)上的内容,点击“显示对象”来放大查看目标。如果用望远镜来观测的话,上面的出没时间、中天时间、高度、方位角等内容对于追星是很有用的。

除此之外,上面的“探索”、“向导式漫游”有很多有意思的图像、导览等,搜索可以直接找星星,“望远镜”还可以直接连接控制有电动云台的望远镜来自动寻星。在下面“图像”也可以选择看红外、微波、X射线等多种不同的图像,“指向”也可以设置看更多的内容,这些东西大家就自己摸索吧,我的目的只是把这款软件介绍给大家。

对了,《化物语》最后一话阿良良良良木君和战场原也去看星星了,看来果然看星星果然是一件浪漫的事啊。对于在北京的我,只能在彻夜的灯光、浑浊的空气中看着几乎没什么东西天空哀叹了。

招募作者!

果然集体博客人太少还是很难办哪,更新跟不上啊。所以现在招募作者。
要求:基本没有,能写文就行,不要求文笔多么优美思想多么深刻,只要是自己写的就行。甚至连文章都不会写,只是收集整理一下图片然后再发出来也可以,但是我觉得整理图片比写文累多了。
为什么要搞集体博客?这点可能很多人不理解,博客嘛,自己建一个多方便。我不否认,比起个人博客,集体博客约束是要多很多(不管是来自他人的还是自身的),但是好处也不少,我这里说几条我自认为的好处。
1、与“集体”中的其他人交流,可以提高自己也说不定。
2、没有在博客网站上开博客的种种限制,可以自由发挥(但是政治敏感及硬色情还是不要的啦)。
3、比起自建博客苦心经营,大家一起来要容易得多。
好了,废话不多说,只要你看到这条,并且有意加入的,请Email联系我吧,Email地址最见上面的“关于”页面,因为放在主页太招摇,垃圾邮件可是无孔不入的。
对了,虽说是无要求,但是我还是对想成为作者的各位有个小小的希望,那就是一定要持续地来更新,只有大家努力才可能把集体博客建好。

下载软件二三事

我是一个Linux用户,某天听说Windows上的迅雷很好很强大,由于我有很多下载需求,所以哪怕一点点加速也要追求,所以毅然决然地装上了Windows,看看这个迅雷究竟有多强大,可结果让我十分失望。HTTP下载完全感觉不到有任何速度提升;不过听说它是专门吸BT和ED的血的,所以自然也试了一下,结果更加让我失望。这样一款标榜有先进技术的下载软件居然连十多年前的IPv6技术都不支持,下载BT那叫一个慢啊,连我在Linux10分之一都不到。ED更是,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在哪里设置服务器,也没有找到搜索ED的选项,有一个很像搜索的框试了一下,结果跳到一个奇怪的狗网站,还出来一堆莫名其妙的结果。嗯,经过试用,我断定迅雷是一款废品,我毅然决然的回到Linux的怀抱!

以上纯属开玩笑,但是其中提到的问题也是真的存在的,作为有这么多年下载史的我,决定稍微梳理一下我用过的下载软件。

阅览更多内容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