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笔记之二:《斩刀·钝》
其实早就读完了,只不过懒得动笔——不对,动手而已。 再说抄袭一事,第一卷确实有抄袭嫌疑,但第二卷的差别却比较大了,可见官方版的译者也不是直接复制粘贴的。不过居然会有脚注来吐槽这点让我实在无法排除抄袭嫌疑。有人为轻国译者鸣不平,但是这件事在法律上他却没有任何的优势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,著作权是属于作者所有,所以这里的著作权当然是西尾维新所有了。而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
继续阅读其实早就读完了,只不过懒得动笔——不对,动手而已。 再说抄袭一事,第一卷确实有抄袭嫌疑,但第二卷的差别却比较大了,可见官方版的译者也不是直接复制粘贴的。不过居然会有脚注来吐槽这点让我实在无法排除抄袭嫌疑。有人为轻国译者鸣不平,但是这件事在法律上他却没有任何的优势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,著作权是属于作者所有,所以这里的著作权当然是西尾维新所有了。而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
继续阅读写这个纯粹是闲着无聊而已,但是相信会继续下去的。因为读书这种东西,第一次和第二次乃至后面的每一次,感觉都是不同的,如果不记下来,到后来忘记了当年的感觉,那可能会成为遗憾的。 首先,来点汉字小知识。“鉋”,普通话读bào(暴),简化字是“刨”;日语中音读为ほう(hou),训读为かんな(kannna,写罗马字时,为避免混淆,“ん”通常双写n,在使用日文输入法时也是一样的),意思就是“刨子”。其实是有另
继续阅读几个月前听到内地要发行正版的《刀语》的时候,想必不相信的还是占多数吧。 但是现在事实摆在面前,不相信也得相信了。其实我都已经晚了近两个月了,说我火星也无妨了…… 手机拍的,能看清就行了…… 装帧设计和最初透露的不同。那些彩色的其实是腰封而不是封面,封面是白白的一片,而且没有薄膜,很容易脏…… 图片印刷效果还是不错的,没有太浓或者太淡。文字大小合适,看起来很舒服。由于还没开始看,所以不知道翻译水平怎
继续阅读